发布时间:2025-10-15 18:02:30    次浏览
记者岳琴覃潇7月22日,记者来到咸丰县唐崖镇桂花村九组唐崖集镇滑坡地质灾害点。一大早,应急抢险队10多名工人已开始作业,继续对滑坡体进行沙袋压脚。他们工作的地方,是在滑坡中倒塌的西区三栋房屋所在地。东区覃国胜家的房屋损失惨重,一块巨石砸穿他家一楼后墙,冲进房内。一楼另一间屋,泥沙推倒后墙涌进屋内,房内陈设横七竖八。一至二楼的屋后基本上被泥沙掩盖。这面滑坡体紧邻S463省道,正对唐崖土司城移民安置小区C栋楼房。仰望那面大大的扇形滑坡体,可以想象灾害来临时的猛烈程度。如今,这面滑坡体已被薄膜覆盖,粗壮的排水管一直延伸到后缘山中。压实的沙袋层层叠叠,布满危险区的每一个角落。危险区内共21栋房屋,另18栋虽未倒塌,多数都出现倾斜和裂缝。6月21日,唐崖集镇发生地质滑坡灾害险情,总面积3.91万平方米,总体积约47万方,直接威胁21栋房屋76户288人和S463省道的安全,间接影响监测居住区15栋107户377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滑坡造成三栋房屋倒塌,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约8600万元。灾情发生后,咸丰县迅速成立应急抢险指挥部,组织9个工作专班,投入到紧张的抢险救灾工作中。咸丰县启动地质灾害蓝色预警和Ⅳ级应急响应,州政府启动唐崖集镇地质灾害Ⅲ级应急响应。省、州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现场指挥抢险救灾。省地质局与省恩施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组成的专家组至今仍驻守在现场。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大队副主任江亚鸣告诉记者,专家组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后,指导人员避险撤离,设计应急抢险方案和应急治理方案并指导实施,采取裂缝回填覆盖、地表临时排水、薄膜覆盖、沙袋压脚、监测预警等措施,使滑坡体变形速率减缓,目前仍处于变形阶段。江亚鸣说,强降雨致使这里的滑坡地质灾害一步步加剧。6月21日,位于滑坡前沿的4栋房屋墙体出现轻微裂缝变形,次日,墙体裂缝迅速加宽,滑坡体斜坡出现一条长约150米的贯通性裂缝,最宽达30厘米。6月25日,滑坡体表层坍滑5000立方米,村民张树的房屋及“唐崖人家”农家乐倾斜。至6月26日,滑坡体后缘裂缝增加52.7厘米,位移接近1米。7月3日晚9点,村民覃国运、张树及“唐崖人家”3栋房屋倒塌。7月19日至20日凌晨的暴雨,使滑坡体变形进一步加大,滑坡体中上部位移速率每小时达到10毫米,后缘裂缝达到112.85毫米,裂缝累计位移增加509毫米。江亚鸣与10多名专家组成员一起坚守现场,彻夜未眠。江亚鸣分析,唐崖集镇滑坡地质灾害点原本就是一个结构松散的崩滑堆积体,底部是唐崖河古河床,软层地质容易使上部堆积体产生变形,持续的强降雨直接导致了滑坡。据了解,对唐崖集镇滑坡治理分三个阶段进行,应急抢险已完成,下一步是应急治理,最后是综合治理,在应急治理基础上,对滑坡体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消除地灾隐患,恢复区内环境。目前应急治理方案基本制订完成,但施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无强降雨、滑坡变形速率符合施工条件。汛期滑坡仍在持续变形,省、州、县党委、政府与各级专家正积极努力,争取早日恢复唐崖环境,彻底消除地灾隐患。(网络编辑:刘翠玲)